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59|回复: 4

“上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到底害了多少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4 21: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冬季,离大学期末考试季近了,离那个大学生们自我感动的集体爆发阶段也不远了。

  明明有整整一学期的时间把知识吃得透彻,却非要在这几天里垂死挣扎,开启的“努力模式”看起来更像临时抱佛脚。

  早起抢图书馆,深夜挑灯夜战,还不忘发朋友圈吐槽:“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像高考。”

  同学们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喝咖啡熬夜进行“通宵学习”,那些崭新却落灰的教科书被重新从某处掏出来,疯狂地用各色荧光笔画上重点。

  为了过个好年,为了不挂科,这个时候总是要逼疯那么一批人。

  这时候才明白,上了大学就轻松了,都是骗人!

  对不起,“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从来就不是一句真话。信了它,你就真的被淘汰了。

  1

  信奉上了大学就轻松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有许多奇妙的黑话。

  比如“只要胆子大,一周七天假”,比如“上课不过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再比如“没有逃课挂科过的大学生活不完整”。

  颓废和堕落像是一种流行病,在这群刚满18岁的年轻人中悄然蔓延着。

  他们的生活里没有了升学压力和老师家长的监管,于是就借着“上了大学就要好好玩”的名头,实实在在地挥霍着青春。

  大概是因为捆绑了十几年的束缚突然解锁,“自我管理”这项技能,他们迟迟没有学会。

  当他们奉着“反正都考上大学”了的想法,把大学校园当做肆意玩乐的场所时,恶果也在悄然酿成。

  2013年,本应该是某大学2009级学生王亚林的毕业年。但是他却因大学期间沉迷网络而未能修够学分,只能继续读书。2014年9月,他突然离开了学校,和家里人彻底失联。

  由于长时间与家里失去联系,王亚林的父亲不远千里到西安寻人。年过半百的父亲不懂得网络的运用,还是在学校、微博大V等的帮助下,终于在网吧找到了正在当网管的儿子。

  谁也不会想到,高考时,王亚林考了628分,被长安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录取。长安大学,是“211“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2016年,南京林业大学一年内劝退49名学业挂科学生。在他们的身上,都能看到“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埋下的苦果。

南京林业大学印发的退学处理决定
  2012级学生王军就是其中一位,早在一年前,学校就对王军提出过退学处理意见,母亲带着他到学校恳求,希望再给孩子一次留在校园学习的机会。

  鉴于其健康原因,学校同意王军降级试读一年。然而一年过去,玩游戏近乎痴迷的他,终究还是没有修够学分。

  2016年春季再次延长试读后,王军仅修了7.5个学分。

  这意味着,他在三年时间有40多个学分没有修,将近20门课程不及格。这个男孩很少上自习课,玩游戏近乎痴迷,尽管多门功课挂科,却似乎与己无关,“看破红尘”了。

  同样痴迷于游戏的还有南林大的2013级学生马宁。

  辅导员李靖老师这么评价这个学生:他玩游戏太痴迷了,用手机玩,用电脑玩,有时候是手机、电脑一块玩,看着手里的想着桌上的,经常会玩到深夜。

  这样的堕落,直接导致了马宁的旷课和挂科,以及多次的黄色学业警示。



  在王军最后离开学校时,他出人意料地一脸漠然。他的一位老师说:“就像是一位住店旅客离店回家一样平静,也许,他本人对大学生活并没有太多留恋。”

  毕竟他明白,是自己一步一步葬送了自己为的未来,基于自己的学业成绩已经有了思想准备。

  在南林大的学校贴吧里,有许多人发帖表达着对学校如此严苛的退学制度的怀疑:“毕业几年了,感觉学校越来越严,我们那时好像很少有退学公告,现在每学期都有,挺严格的哦!”

  不是学校越来越严,是考上大学的那些人越来越懒。

  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高捍东教授针对这次大规模退学事件反复强调,大学不是“保险箱”,躺着不干的学生肯定要被淘汰。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1: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2

  那些死在大学里的人

  正在念大学的那些年轻的成年人们,总是自嘲着自己离智商最巅峰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他们表示,高中的自己会做英语数学物理历史生物化学等等九门课程,上了大学后却真的成了“不学无术”的人。

  “我的智商已经开始下降了”,这是他们常用的理由,从来没有反思过这句话的科学性。

  1969年,心理学家格林测试了24-64岁的个体智商,认为智力在40岁才会增长到最高峰,并且此后也不会迅速下降。

  1956开始的“西雅图纵向研究(Seattle Longitudinal Study)”追踪了5000多25-88岁的人35年,不同认知能力间的高峰年龄差异相当大,数学能力的高峰甚至可以到45岁。

  而我国的研究显示,大部分人在35岁后智力才开始下降。

我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全国协作组”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研究
  并且,这只是单一维度的智力考量。1970年,心理学家布拉姆、贾维克等人发现,对于人类的知识基础“晶体智力”,甚至到85岁都不会减退。

  “脑子不如高中时好用了”,不是考上大学就堕落的借口。

  不如说,是这群大学生自己把身体与大脑自主锈化了。


  2014年,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20多年下滑后,近年来出现了积极回升,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了连续上升的势头。

  但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依然没有得到遏制,甚至在很多指标上不如中学生。

  在体质检测中,很多大学生甚至因为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发生晕厥、猝死等情况。这样的案例年年都有,不在少数。

  2012年上海东华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在测试1000米时突然晕倒,最后不治身亡;2013年湖北一大二学生,在进行1600米测试时,突然晕厥甚至呼吸暂停险些猝死,最后通过抢救挽回了生命;2014年,一名宁波的大二学生在长跑测试中,突然猝死。

  其中,“宅”在宿舍打游戏,昼夜颠倒成为了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成都体育学院的资深体育教师宋晓睿老师表示:“因为中学生有升学压力,必须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耐力素质提升很正常,相反大学生基本都是放养教育,体育课的效果也很差,平时很多同学也不会去锻炼,体质自然堪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1: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分进大学,低能被淘汰

  除了体质下降,还有更多放纵自己的后果在等着大学们。

  2014年春节期间,位于成都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里的长椅上,一个年轻的“流浪汉”已连续三晚在这里过夜了。

  八年前,这个年轻的“流浪汉”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

  他叫做刘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他毕业后,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开始自甘堕落,在街头流浪。

  55岁的父亲刘国华接到了路人的电话,称“你儿子在学校的椅子上,已经睡了三天了,这么冷的天”。他在找过数十家网吧后,终于在通锦路一家网吧,找到了正埋头打游戏的儿子。

刘宁和他的父亲刘宁和他的父亲
  这个头发蓬乱,脸色苍白,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屏的落魄男儿,怎么也看不出以前背负着“高考状元”的荣耀。

  “严进宽出”的中国大学格局,加大了延毕,肄业,甚至劝退等等后果的可能性。高分考进大学,结果被社会淘汰,也是必然之理。

  2015年,长春3万名大学生在零下15度大雪纷飞的天气排队一小时求职。

  很多网友感叹,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命运却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即使头破血流从3万中成功抢到一个职位,薪资和待遇又能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期待呢?

  据教育部2016年12月发布的数据,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比2016年多出30万。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就一路上升。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有114万,到2016年的15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651万。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有近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就业形势严峻。

  竞争激烈的社会,不是留给那些堕落的大学生的。根据2017百所高校的毕业数据调查显示: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为85.6%,失业率为14.4%。

  而普通高校的就业率是74%,失业率为26%。而且,后者的比率正在逐渐呈现失调的状态。

//d1.sinaimg.cn/201711/06/1476384.jpg
  这些看似对学生非常苛刻的社会规则,成为了对中国大学教育之前广泛存在的“严进宽出”模式的一种事后纠偏。

  相比之下,国外的大学教育则在很多程度上更注重大学教育的平时阶段。

  荷兰的大学实行淘汰制,毕业压力很大。一门课满分10分,8—10分属于优秀,7分已经是好学生了。

  知名大学的教师出卷子,预计及格率仅是30%,一年内不及格的科目不得超过3门,否则要被开除。到了第二年,如果还有第一年没过的科目,同样会被开除。普通大学毕业率也只有50%—60%左右。

  英国大学学制3年,和国内的“本科最后一年最清闲”正好相反,year 3的成绩占比非常重,达到百分之六十或者更多。

  并且,本科的毕业证书也有等级之分,并不是一纸学位证书切平。如果以一等荣誉学位(First class honours)毕业,无论是申请研究生还是找工作,都是一块黄金敲门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1: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4

  被一句话毁掉的中国学生

  2016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正在读大学或大学已毕业受访者的调查显示,83.1%的受访者在大学期间有过逃课经历,50.8%的受访者有过找别人替课的经历。

  有过逃课经历的受访者表示,逃课的主要原因是上课时间和其他活动时间冲突(37.3%),其次是考核不严格,去不去上课都无所谓(31.8%)。其他原因依次为:懒惰(31.1%)、不喜欢任课教师(28.1%)、认为课程本身不重要(27.5%)、更喜欢自学(20.9%)、课程太难不想学(12.3%)、课程太简单不需要上课(10.9%)等。

  可以看出,“懒惰”,“去不去无所谓”,“不重要”,“不想学”和“不喜欢任课老师”这样有些任性的借口,成为了绝大多数大学生逃课的主要理由。

  相比较高中时的固定教室,固定时间,固定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大学的上课安排的确给了大家更多的自由。正是这种自由,成为了高考压力反弹的宣泄口。

  按照中国家庭的惯例,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仿佛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孩子进入幼儿园那天开始,就已经进入高考备战状态。无论是想进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班火箭班甚至“清北班”,所有的箭头都指向一个地方:好大学的入口。

  正因为如此,在被高考这两个整整压了十八年的孩子们,被父母严加管教“不许这个不许那个”,连看世界的机会都被剥夺。于是,刚刚进入大学的他们,就会发现来到了从未见过的乌托邦。

  迫切的升学压力,家长老师时时刻刻的监督,以及严苛到每小时的时间管理没有了。就像长时间被压迫的弹簧一样,松绑解放的心情可见一斑。

  但是正因为如此,这样的反弹也是剧烈的,甚至毁灭性的。

//d1.sinaimg.cn/201711/06/1476384.jpg
  李欣也是南林大2014级学生,2015年5月,他因为一个学期所修学分没超过4分被红色警示,随后被作退学处理。

  来自西部大城市的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经历着相似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高中,都被学校作业和各种校外辅导压得喘不过气。对于他来说,高考就像是最后一个BOSS,只要打通了,这场充满痛苦和折磨的“游戏”就结束了。

  “那时候老师总说,现在多吃点苦,考上大学就进天堂了!”老师这句话支撑着李欣等着“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解放了!”——李欣这样形容自己刚跨入南林大校门时的心态。

  紧接着,网吧,电脑游戏,吃喝玩乐……五光十色的娱乐生活让李欣尽情释放纾解着这么多年来的压力。自甘放纵的他,没有留意入学时学校发放材料里这样的规定:一个学期获得学分未超过4分,将被红色警示,作退学处理。

  这个上大学刚一个学期的男孩,因为只修了4学分,4门课程不及格,被学校作退学处理。

  “大学刚开了个头,没想到就要结束了。”他这样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1: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5

  别让大学成为堕落的开始

  如果只是因为家长老师的一句话就给自己“松绑”,再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只会错上加错而已。

  怎么调整管理这个现象,需要不止一方的努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进行自我管理比进行学术学习更加重要。

  现在大学的许多通识课程中,都会教大学生们如何进行时间规划,生活管理,和心理健康辅导。

  但是,这些课程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要把效果落实在学生身上,还要靠个人努力。

  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树立目标,无论是接下来的学业深造,还是找工作,一旦认清现实所需要的资格门槛,自然不会轻易懈怠。


  但改善“一上大学就堕落”情况的根源,不能仅从大学生身上找问题。

  如果高校对学术“放羊一般”放松管理,对作弊、逃课和挂科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则是更大的不负责任。

  高等教育不应该成为木桶的一处短板,严格有效的管理,才能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不让“状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事重演。

  事后劝退是无奈中的无奈,只有在堕落发生前进行“治疗”,才能把这块病根除掉。

  而家长和老师们,在替孩子们构建高考前的精神支柱,也要在18岁之后,帮他们做好“为人生长久规划”的心理准备。

  高考的压力的确需要释放,但是如何合理的减压,才是更加需要思考的地方。把受到重压的孩子突然丢出去不管不顾,只会造成反效果。

  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高考不是终极的人生目标,而终极的人生目标,就是“人生”二字。

  本文转自公众号谈心社(ID:txs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3-28 20:29 , Processed in 2.93966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