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志愿选择:看看“前辈们”怎么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3 19:1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高考录取率74.3%

    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42万人。其中700万人能够最终进入大学,高校录取率达74.3%。其中本科366万人,高职(专科)334万人。如何填报志愿,是摆在考生面前的一次重要选择。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邓飞

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吴老师:福州市退休小学英语教师,1978年参加高考
    我1978年参加了高考,当时我已经22岁了,在福建省邵武地区的一个乡村插队,当代课老师。在乡村里能知道的信息很少,我几乎不知道大学里都有些什么专业。由于父母都在铁路系统工作,所以我前两个志愿填报的都是与铁路系统相关的专业,第三个志愿填报的是师范学校,其实也是随手填的,根本没有想继续当老师。
    当时因为刚刚恢复高考,招生体制还比较混乱,很多学校来招生的老师手里都攥着一大把的“条子”,不找关系即使是分数到了也很难被录取。但我的父母当时都在福州城里,鞭长莫及,所以我填报的前两个志愿都落榜了。幸运的是,福州师范学院的老师来邵武招生,他偶然看到了我的报考信息,看到我的分数够,又是铁路系统的子女,而他自己原本也来自铁路系统,所以把我的档案从成千上万的档案里抽出来,要录取我。当时我不同意,我就是想回铁路系统工作,实在不想再当老师。我记得那位老师指着招生办地上堆积如山的档案对我说:“你看这么多人想走都走不了,你就赶快走吧,不要再犹豫了。”并且告诉我,师范学院开始开设英语班了,如果我不愿意再教语文和数学,可以学英语。我当时对学英语还有点兴趣,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现在想起来非常感谢那位老师,我现在从事英语教师的工作已经三十多年,即使在退休之后也通过返聘继续在这个领域工作,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职业。也谈不上是否后悔,因为当时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说对现在学生们填报志愿的建议,我觉得家长和老师不应该过于干涉学生的想法,现在的学生思想都比较成熟,有自己的想法,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而且时代不一样了,他们有比我们那个时候多得多的选择,应该给他们选择的机会。

不要因为负面的评价放弃对医学专业的选择
    张强:血管外科医生,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1984年参加高考
    我的三档志愿当时全部填的医学院,是我自己决定的,但这也和我生长的环境有关。在我高考的时候我的姑妈因为尿毒症去世,尿毒症照理说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但民间的一些说法误导了她,使得她的病情恶化非常快,很快就去世了,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另外,我的爷爷是中医,我的外公是西医,其实我从很小,大概5、6岁时就开始翻外公的医书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认为当年选择医学还是非常对的。我自己的性格比较适合做一个外科医生。无论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都没有改变我对医学的热爱。虽然我们国家现在的医疗体系不那么令人满意,但我依然很难舍弃这份事业。因为当医生不仅很有挑战性,也经常能从工作中收获成就感。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医学。如果是给应届高考学生提供一些填报志愿的建议,我希望优秀的高中生,如果他很喜欢医学的话,不要因为现在社会舆论对医疗环境上的一些负面的评价,就否定医学,就改变自己的梦想,未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医疗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不妨多听取别人的建议后再做决定
    潘华: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1998年参加高考
    我是1998年参加的高考,距今已经17年了。记得我们当时是高考结束后先估分,然后再根据估分情况填报志愿。我学的是文科,那一年感觉考得比较好,而且一直对中国人民大学印象不错,因此在选择学校时只填了中国人民大学这么一所学校。至于所填报的专业,记得依次是经济、法律和社会学(后来的专业),排序依据是这些专业在当时的热门程度。说实话,当时对这些专业基本上一无所知,因此并不是完全由自己拿主意,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几个:一是家长,二是班主任,三是往届师兄师姐的录取情况。父亲和班主任对这些专业并不是特别了解,只是大概估计一下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
    博士毕业后参加工作至今已近7年,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直属的研究机构从事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研究。大体上,现在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之间有一定的偏离,但是由于主要从事社会发展领域的政策研究,因此所学专业还是相当有用的。说实话,在学校的时候并不是特别喜欢自己的专业,因为在人民大学这所文科综合学校,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是太好。不过工作之后,觉得自己的专业还是挺有用的,可能跟当前社会发展领域问题比较突出有关。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我觉得可能会把社会学专业放在第一志愿,其次才是经济和法律。这么选择的依据是目前对这些专业的认识。希望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朋友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四点:一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二是家长、老师等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这些专业所学内容和就业前景,四是自己的考分情况。虽然本科专业不能决定终生,但毕竟是人生非常关键的一步,需要三思而后行。最好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然后自己再做决定。

能选自然科学就先不选社会科学
    杨万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主编,1980年参加高考
    我参加高考已是35年前的事了,当年选择的是政治经济学专业,当时除了财经院校有会计之类准经济学专业外,综合性重点大学基本上只有政治经济学专业。当时选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1980年中国社会已非常活跃,自己已能切身感受到中国社会最需要的是经济学和法学人才,所以我在填报志愿时,重点选了政治经济学和法学专业,并且政治经济学是首选。专业是自己选的,也与父亲商量过,他非常支持我的选择,现在看当时还是很有预见性的。
    工作以后看,自己一直很喜欢所选的经济学专业,感觉无论是独善自身,还是兼济天下,皆有实际功效,毕业以后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权威核心刊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工作,同时也做一些经济研究和指导研究生,所以算是学而用之。
    如果高考志愿可以重新选择一次,我的选择应该也不会变。因为即使到今天,依然有很多经济问题困扰着社会各个方面,依然有很多需要学习和研究的有趣的选题。不过对于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我的建议还是因人而异,如果有可能,多选一些技术含量更高的学科和专业,能选自然科学就先不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年轻时多学一些,以后进入社会有了阅历后再自学社会科学也不晚。现在是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要跟上时代的节奏,了解科技的进展并尽可能多掌握一些实际的能力,未来的人生会更加丰富多彩。

把专业选择放在第一位,不同意调剂
    王向前: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律师,1988年参加高考
    1988年我以全市文科第一名的高考成绩考入了第一志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填报志愿完全是我自己的决定。我高中时意识到了很多社会问题靠自己自幼喜欢的文学是解决不了的,社会公正要靠法律来维护,所以高考后我决定只报法学专业,其他专业一概不予考虑,并且在每一所高校后面的“是否同意专业调剂”一栏都填报了“不同意”。
    毕业后,我一直从事法律工作,也一直喜欢这个专业。但是,如果现在能够重新选择一次,我绝不选法学专业了,我最想选择的是能够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实验班,因为我半生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了中国目前的法学专业以及其他大量的起源于西方的专业,如经济学、政治学、新闻学等,主要教学内容是以西方的理论和价值观为主,其中不少理论和价值观总体上说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且日益脱离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根脉。世界正在发生千年巨变,西方已经进入了不断衰落的历史轨道,而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我认为现在中国所缺的最高端人才便是精通五千年中华文化、能够基于中华文化在各领域重新建构人文和社会科学理论以引领中国和世界走向新时代的人才。
    我觉得有明确的专业兴趣和职业选择的同学可以把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放在第一位,并明确不同意专业调剂。你喜欢一个专业,即使到了一个知名度低一点的高校也能出类拔萃;你不喜欢一个专业,到了清华北大也会流于平庸。拿婚姻作比,大学的选择是选择姑娘的家庭,专业的选择才是选姑娘,你觉得选择一个大户人家(不管她的姑娘你是否喜欢),还是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姑娘(不管她家庭是否显赫)过一辈子更重要呢?专业选择尽量选该学科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排名靠前的学校
    莫洋:北京市基层税务部门,2007年参加高考
    高考选择的专业是经济学。一是自己比较擅长数学,而经济学和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当代西方的经济学发展趋势是结合数学进行分析;二是当时看新闻和报纸等,经济金融是热点,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决定的专业,家人尊重我的选择。
    喜欢这个专业,经济学是一门结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给人以很多启迪,既有意思,也可以在生活中有所应用。目前在税务部门工作,经济学中有财政学的课程,与目前工作联系较为紧密,但是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比理论要复杂很多,毕竟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的,就如同物理学科中“光滑平面”、“空气阻力不计”的假设一样。
    如果高考志愿可以重新选择一次,还是会坚持原先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今年考试的建议是,不要过于看重就业率盲目报考现在看似热门的专业,因为数年后可能该专业毕业生供给就过剩了,或者数年后该领域就不热门了;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这样在学习时更有动力,更会钻研,也不会感到学习负担重。当今互联网+时代,任何人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都能有施展的空间。专业比大学更重要,专业选择上尽量偏向于这个学科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排名靠前的学校,不要为了进某所名校就放弃自己心仪的专业,委屈求全报考那所名校的弱势专业。
    (莫洋为化名,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马芸菲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4-25 21:27 , Processed in 6.8972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