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60|回复: 0

迎战高考:放下家长的架子 当孩子的“战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5 22: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女儿小学期间,曾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学校上学。那里有一帮男孩,天天以欺负女同学为乐。女儿是转学生,普通话讲得又不标准,成了他们的首选攻击目标。女儿受了欺负回到家,就跟她妈妈诉苦。妈妈也没招,气急败坏地说:“你自己窝囊啊,你不会骂,不会打吗?你不会找老师吗?”从此以后,女儿不再求助妈妈,就找我倾诉。我当时在青岛二中当教导主任,一天到晚忙得晕头转向。我晚上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我早上出门,孩子还没有起床。委屈一天天积压下来,女儿就变得谨小慎微、患得患失、疑神疑鬼了。直到离开青岛,来到人大附小,她才一天天开心起来。

  多年以后,女儿考上北大。我逗她:“在青岛上了三年小学,你不回去看看?”“那是我的伤心地,我不想回去!”她伤感地回答。“有那么严重吗?”我故意问。

  她说:”“老爸,你不知道,那段日子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场噩梦。

  原来,有一次,她实在被欺负得受不了了,回家跟妈妈哭诉。她妈妈找到校长,哭哭啼啼地告状。校长一听也挺气愤,让班主任去处理。结果,班主任回到班里,做的第一件事,是抓住我女儿的红领巾,把她拖到教室的后面,罚她站着听讲。第二节课,班主任让那几个欺负她的小男孩掐着表,看着女儿跑圈。

  直到今天,女儿谈及此事,依然泪眼婆娑:“我当时不敢跟您说,爸爸。我做错了什么呢?本来是我被欺负了,为什么还要我接受这样的惩罚?”我当时听到女儿这么说,心里真是难受极了,为自己当年没能为女儿做点什么感到深深的自责。

  过去,我们家兄弟姐妹七个,为了争一点东西,经常打得鼻青脸肿的。一觉醒了,第二天还是好弟兄。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人的心理还是挺坚强的。现在的孩子,一家一个,如果不能向父母倾诉,负面情绪没有宣泄口,又没有兄弟姊妹,家里的路就给堵死了;假设老师不能主持公道,同学间又缺少交流,学校的灯也就灭掉了。所以,家长不要指望孩子是不败金刚,更不要在他们面前失控、失态。家长不失态,孩子才能更坚强。

  我曾经接到过一位学生家长的求助电话。

  他说:“孩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了。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到学校,指出了孩子目前存在的三大问题,要我全力解决。我也不敢耽搁,在家里‘整顿’了一个多月,就是不见起色。王老师,您帮帮我吧!”

  我问:“班主任谈了你的孩子的哪些问题?”

  他张口就来:“其一,会做的题经常出错,这是孩子粗心马虎的表现;其二,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方法有问题;其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课堂纪律。”

  我告诉他:“首先,老师说孩子会做的题经常出错是粗心马虎的表现,我认为这是一种误判。会做的题经常出错,一般是基本技能不过关。而基本技能的提高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

  “其次,孩子学习效率不高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这话没错。但老师不能仅仅是孩子问题的发现者,还要是问题的解决者。恰当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老师告诉你了吗?”

  这位家长回答:“没有。”

  我说:“显然,这位老师还存在着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家长既应该尊重老师的意见,又不能盲目服从老师做出的结论。每一位老师一年要教几十上百个学生,一辈子下来,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对于某些学生有偏见或者误判,当属合情不合理。可我们每一位家长,只有一两个孩子。为什么自己不能去了解、去判断你的孩子呢?老师一批评,家长回去就拍桌子瞪眼睛,跟孩子势不两立。我不认为这是教子有方,倒更像是推卸责任。这样做的潜台词是:我对孩子已经没辙了;老师怎么说,我就怎么干;孩子再有事,那也是老师教我的。

  如果老师误判在先,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再对孩子一顿修理,这无异于双重摧残。所以,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是孩子心灵的保护神,不要让孩子对自己最亲近、最信赖的人感到绝望。尽信师不如无师,家长必须主动观察,独立判断,寻求解决办法。

  原标题:王金战-放下家长的架子,当孩子的“战友”

  来源:本文选自王金战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3-29 21:45 , Processed in 1.0277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