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95|回复: 0

印度电影《起跑线》引发家长共鸣 360搜索关注择校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4 01: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4日,由印度著名演员伊尔凡•可汗主演的电影《起跑线》在国内上映,这部电影保持了近年印度电影一贯的良好口碑,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费尽心思为孩子择校的故事。其中关于择校历经的各种风波情节,放在同样是人口大国的中国也毫无“违和感”,自上映以来其360趋势关注指数不断上升,可见国内网友对该影片有着相当高的共鸣。



印度中产阶级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在印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而是一种阶级。” 妻子米塔的一句话拉开了整部电影的故事线,为了获得私立学校的入学资格,拉吉夫妇重金购买“学区房”,可是入学面试时对父母的严格考核、上层人士的孤立,将他们迅速打回原形,为把握最后的机会,拉吉夫妇不得不搬入穷人区,冒着造假入狱的风险去争取私立学校的贫困生名额。



在穷人区里,拉吉一家人在好心邻居希亚姆的帮助下融入了周围环境,祖祖辈辈都是穷人的希亚姆一家同样在争取私立学校的名额,面对残酷的竞争现实,最后抽签胜出的拉吉满含愧疚却无法让步,只能通过捐款改善公立学校环境来弥补希亚姆。

影片后期不断出现戏剧性的转折:发现真相并准备告发的希亚姆最终选择放弃,拉吉向校长“自首”,却发现看似公正的校长实则利益至上的虚伪行径,最终拉吉在公开演讲陈述不公平的教育现状后,将皮雅转入公立学校。

不同以往的励志教育,此次影片将竞争激烈、代价高昂的“择校”问题搬上银幕,原来,不同的国家、种族的家长们都拥有相同的忧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区房”、参加家长培训班,甚至昧着良心抢占贫困生名额,电影所演绎的故事在望子成龙观念根深蒂固的我国也十分常见。



从360趋势的数据可以看出,25岁至34岁之间的年龄群体对电影《起跑线》更为关注,尽管男性略高于女性,但总体比例相差不大。这一群体大多数是家有刚到学龄儿童的父母,主要的教育问题正是择校。

从教育现状看起跑线与方向孰轻孰重?

2017年,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网上热传,同样来自中产阶层的母亲用数字记录了孩子一个暑假的花销:美国游学20000元、看护5000元、钢琴课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等三科培训费用6000元,仅仅是用于日常教育的花销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月薪,这不过是国内万千中产阶层家长的缩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大多数国内父母为孩子所做的深远打算,就是上名校,为求一个入学名额,父母愿意花几十万、几百万购置学区房, 恨不得连幼儿园也要追求当地口碑良好,就为了一句不输在起跑线。



反观生活在这种教育方式中的孩子,被过多的课程与压力剥夺了童年的乐趣。我们见多了路上背着大书包、戴着厚眼镜的学生,但身为父母者一边叹息着,一边仍旧将这些加在孩子身上,生怕在起跑线上落后于其他人。

家长们只看到了教育的起跑线,却常常忽视了原本应最该重视的教育方向。

“The parents who will do anything to get their children into the right school ”。(父母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进入一所好学校?)这句出自电影海报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答?从古至今,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在不断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拉吉在影片后期时说道,“如果你都不是一个好人,那你就不可能做个好老公或者好爸爸。”或许正是他在这场“起跑线”竞争中所领悟到的答案,并认为女儿最适合受到的教育应该是这样的:以身作则的告诉女儿成为一个好人,起跑线可以低,但是人生的方向不可偏离。

择校问题没有对错,但赢在起跑线和把握最合适的教育方向究竟孰轻孰重?想必看过电影的每一个人都已经找到了答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4-18 20:32 , Processed in 0.15264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