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16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必应美图:【今日夏至】丘比国家公园内的非洲水雉小鸡,博茨瓦纳 2017年6月21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21 00:1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日夏至】丘比国家公园内的非洲水雉小鸡,博茨瓦纳 (© Brendon Cremer/Minden Pictures)



也许你还在怀念春天那令人舒服的温度,但无可置疑夏天已经悄然而至,不经意间就会被太过热烈的阳光晒黑皮肤。夏日炎炎,荷花盛开,一只水雉幼崽在碧绿的荷叶上“奔走”,仿佛也在躲闪夏日阳光。当然,在躲避炎热的同时,夏天也更适合做一些疯狂的事儿呢,那么和我一起来吧!




今日美图故事:太阳的“转折点”,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7-6-21 00:17:39 | 只看该作者



夏天真实的样子
去看看博茨瓦纳,丘比国家公园
http://cn.bing.com/dreammap/?mkt ... sib=1&FORM=BNLH


文/时尚旅游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2、消夏避伏

夏至之后,天气进入最炎热的季节,古人没有风扇、空调的降温设备,便流行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获得一丝清爽。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开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3、吃夏至面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4、“麦粽”与“夏至饼”

江南的饮食风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6-21 00:18:02 | 只看该作者


江淮梅雨
永远停不下来的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一些肠道性的病菌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6-21 00:18:25 | 只看该作者


高温桑拿
夏至过后才是真正夏天的样子嘛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过后,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 图片来源于必应搜索 | © 2017 Microsof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6-21 01:10:49 | 只看该作者


21日夏至:草深无处不鸣蛙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21日夏至:草深无处不鸣蛙

  新华社记者董峻

  21日,夏至。一年中最炎热、雨量最大的一段日子就要来了。

  荷花绽放、蛙鸣声声,暴雨初霁、彩虹当空,草木繁荣、鸟鸣虫噪,大自然中最有生命力的日子也随之而来。《礼记》中说,夏至时“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正是一派万物争荣的样子。

  夏至的“至”,不是指夏天“到了”,而是指日长最长、日影最短的“极至”。从天文学上讲,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而如果从气候学上看,夏至过后暑热模式才正式开启,一个来月后的“三伏天”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地球厚度适当的大气层吸热作用,地表的热量也在持续积蓄。

  尽管如此,北方的人们还是已经小小领教了高温的“热度”。刚刚过去的几天,高温区盘踞在华北等地,炽热的阳光灼烤着大地。而在南方,人们在多雨的日子里盼着云开雾散。

  未来几天,天气预报可能还是让“几家欢乐几家愁”——从20日起,游荡在华南多日的雨带将向北移动,江南地区未来三天将迎来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同时,北方的天气形势也将出现明显转折,雷阵雨天气将从21日起逐步发展为大范围降雨,而京津冀地区将成为本次强降雨的中心。

  到了22日至23日,南方地区雨带继续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华北地区降雨明显增强,京津冀地区普遍有大到暴雨。

  如果对夏至时节的各地农业进行一番“巡视”,你会看到一年中最精彩纷呈、忙碌各异的景象:

  ——华北和黄淮海一带的小麦基本收获结束,农民们正忙着晾晒、脱粒、入仓。如果雨不期而至,可能导致小麦霉变影响品质。但是雨也带来新的希望。此时“云来常带雨”,夏收作物收获后,华北农民将播下玉米、大豆等,充沛的降水将促成种子顺利发芽。

  ——江南一带进入梅雨季节,夏季油菜也进入收获期。持续的“烂场雨”同样会影响收成和品质。南方的杨梅、荔枝等水果进入采收期,为人们提供一年中最丰富的时令选择。

  ——在一熟制的东北、西北等地,雨热同期的夏季是水稻、玉米、大豆、杂粮等作物生长力最旺盛的时期。缺光少雨都将影响产量。前期在内蒙古东部、辽西等地,持续的旱情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此时有所缓解。

  ——在西北、西南牧区一带,进入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牲畜们抓紧时机一刻不停地补充养分,以备冬季风雪肆虐。

  夏至时节地面热度高、空气对流强烈,最容易出现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民间总结出一套降雨规律,如“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等。

  短期的集中降雨,在北方最易形成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此,国家防总已派出4个工作组分赴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协助地方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但总体而言,中国气象局预计今夏的汛情态势是“南多北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赤道东太平洋变暖带来的影响。6月进入主汛期后,全国平均降水量增多,较常年同期多16%。频频出现的暴雨天气,更容易造成长江中下游、江淮一带洪涝灾害。

  7月至8月,我国主要多雨区位于华南西部、江南大部、江淮东部、西南地区东南部,长江下游、珠江流域汛情较重。据国家气候中心分析,如果下半年厄尔尼诺形成,南方洪涝将更严重,而北方则将由春旱延伸到盛夏旱。

  不过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认为,是否能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尚不确定,概率在50%。希望不会那样,毕竟北方太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5-13 22:08 , Processed in 0.1488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