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6-3-11 15:54:24
|
只看该作者
师资统筹 今年将扩大“县管校聘”改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村孩子到城镇上学,农村学生少了,但是农村学校的老师却调不出去。相反,流动到城镇的学生多了,有些城镇学校教师紧张,但教师又调不进来。
“过去,教师的调配手续非常复杂。一名教师从A学校调到B学校,要通过编制、人社等多个部门的批准。一个地方有几百所学校,在‘一人一批’的管理体系下,教师在学校间调配是很难的。”张志勇介绍。
为了在县域统筹教师资源配置,我省率先在全国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2015年,青岛、潍坊被确定为全国“县管校聘”改革示范区。全省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25290人,其中,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交流轮岗校长548人、教师8621人,农村学校向城镇学校交流轮岗校长452人、教师8316人。
同时,2015年,对于“县管校聘”,全省17市都有一个县开展了试点。张志勇表示,2016年“县管校聘”试点范围将扩大。从工作要求来讲,今年具备条件的县都要推开。
形象地说,过去教师是“学校人”,实行“县管校聘”改革后就转变为“系统人”,可以作为公共资源在县域范围内进行调配。“哪里缺老师,可以从其他地方进行调整,这就是‘县管校聘’带来的资源调配优势。”张志勇说。
此外,我省将校长职级制改革作为学校等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的“破冰之举”,在7个设区市先行探索、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将在全省17市全面推行。取消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实行职级制管理,实现校长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幼儿园配建 建议立法明确城镇居民区必须配建幼儿园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未来会新增多少学龄人口,上幼儿园会不会更难?张志勇介绍,有关方面预计,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全国每年将新增约300万儿童。按照现在的学制,3年将新增约900万儿童入园,尔后每年新增300万儿童入小学。
“不得不承认,我国城镇教育资源配置,将面临快速城镇化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的双重挑战,这是很大的压力。”张志勇认为,落实城镇居民区中小学、幼儿园配套建设政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其中,实行城镇居民区建设和中小学、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制度,又是建设成本最为节约的一种模式。
不过,因为幼儿园配套建设涉及城镇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交通建设规划、城镇学校布局规划等诸多方面,还牵涉城镇土地使用性质、建设资金来源等一系列问题,幼儿园同步配建政策往往难以落实。
为此,他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城镇居民区中小学、幼儿园配套建设条例》。张志勇解释说,之所以把幼儿园配建与中小学配建一并推进,是因为学前教育已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落户、生活的重要支出就是孩子上幼儿园的支出。
“把幼儿园与中小学一样纳入城镇居民区配套设施建设,将为大力发展城镇普惠性幼儿教育,并为我国将来把学前教育纳入准公共服务,甚至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如果城镇居民区幼儿园大量由民间资本提供,一方面会大大提高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镇的成本,延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将大大增加未来我国将学前教育纳入准公共服务或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张志勇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