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来人”给高三考生报考“支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6 00:4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新华网



高考结束,考生们将迎来填报志愿的环节,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很多大学生因为填报志愿失误,就业时饱受冷落。刚刚毕业的大四学生,用自己的就业经历给高三考生“现身说法”,哪些专业最好就业、哪些专业还得读研、哪些专业最难就业。
  
  热能、建筑、土地:皇帝女儿不愁嫁
  
  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2013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居前三位的专业是:建筑学、安全工程和地质工程。
  
  “我们班41个人中31人就业,6人保研,4个顺利考研。除了签国内四大汽车厂(一汽、上汽、长安、东风)外,还可以选择电厂。”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热能专业的李扬,刚刚签约一汽集团,对于所学的专业非常自豪。
  
  热能专业在很多人眼中还有些陌生,却是近年来就业的热门专业。李扬表示,当初想报考汽车专业,由于分数不够被调剂到热能专业,没想到几年下来,却歪打误撞成了大热门。“我们除了可以去汽车厂外,还可以选择电厂、中核、中广核等能源型企业。”李扬说。
  
  来自同样“热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李晶状在毕业前夕就受到很多地产公司的青睐。“这个专业就业面很广,政府部门、房产企业、土地开发公司、土地估价所都对口。”他说,“房地产薪酬很高,但还是政府更加稳定,经过一番斗争之后,还是选择了铁饭碗。”
  
  地质勘察工程专业的权鸿雁表示,他们的就业前景也很广阔:地震局、地质勘探局、中石油、中石化等等。专业的男女比例也比较悬殊,一般在5:1,女生很稀少,就业很抢手。但对于女生来说要付出的辛苦也很大。
  
  “如我们需要上山找矿,最辛苦的就是电法测量,需要背着10多公斤重的线捆爬山。”权鸿雁说,一般男生都很难承受。
  
  基础学科:好工作还需读七年
  
  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为物理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化学等基础学科。很多经历大四找工作的学生也深有感触。
  
  生物学作为未来的朝阳产业,曾被人们看做是就业的热门专业,然而很多毕业生却不以为然。吉林大学生物药学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李哲,谈起自己找工作就四个字:一言难尽。
  
  “都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但全国各地开设生命科学学院的学校不在少数,这个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国际化程度高,发展迅猛,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够进入研究室。”李哲说。
  
  本科毕业时,很多本科生只能到药厂做医药代表,和当初“进实验室当科学家”的理想相去甚远。因此,不少学生只能被逼读研。李哲也不例外。
  
  吉林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崔宇潇说:“当时班上同学很多签的都是农药、化肥公司,以推销产品为主。”
  
  崔宇潇介绍,很多基础学科就业领域看似很宽,涉及很多门类,但就业时并不理想,不少学生本科毕业后都选择继续读研。崔宇潇现在就是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找工作共投了110份简历,回应的有40家,参加面试20多场,拿到了两份自己满意的offer,最后选择恒大地产。”说这话的“面霸”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律系的学生刘嘉野。
  
  刘嘉野表示,在他报考大学的时候,法律系曾是文科中最热的专业,当律师做法官几乎是他的梦想,然而“理想往往输给现实”。“很多法律专业毕业生放弃了最初梦想,纷纷到公司去做法律咨询,在企业中属于二线部门,待遇是死工资,没有绩效和提成。”刘嘉野说。
  
  填报志愿要放眼未来
  
  长春市十一高中教务主任郭传昌表示,选择专业不要仅盯着现在的热门,也要放眼未来,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现在并不吃香。例如计算机专业,一度曾被看好,但在就业上,往往处在IT产业中的基层,也会遇到波峰波谷等就业年份的影响。
  
  目前一些不太热门的专业,就业前景却很好,如地质、农林、水利及矿产类。这些传统中的冷门专业往往需要大量的高学历人才。郭传昌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权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前景。不要从众扎堆,也不要只顾兴趣,不看就业。
  
  同时,郭传昌也建议,当好专业和好学校无法兼得的时候,先入名牌学校是不二法门。“因为很多名牌大学在新生入学之后,有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如果对调剂专业不感兴趣,可以先入学再择业。”郭传昌说。
  
  吉林省招生办副主任赵树宽表示,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要从众,一是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二是结合就业实际,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报考扎堆,会造成供大于求,在未来就业不见得就有优势。同时,考生家长和老师应充分尊重考生意见,共同协商决定填报志愿。(记者李双溪、郭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6-16 10:46 , Processed in 0.1704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