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0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适心理方能制胜高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5 23:2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汕头日报

本报讯 (记者陈静莹)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处于备考冲刺阶段的考生,经常会不同程度出现“考试焦虑”的心理症状,特别是一些在“一模”、“二模”中考得不理想的学生更是紧张。如何调整备考心理?家长又该怎样做才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原动力”?这些都成了高考之前的热点话题。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不要把高考看成最后的决战,而且要把模考失利看成是发现不足的良机,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

  国家心理咨询师陈智雄认为,当学生沉陷于模考失利的负面思维中,只会延误学习良机,如果转换思维,把模考失利看作一次补缺的机遇,反而可以增加学习的兴奋度,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他还提醒考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更要劳逸结合。整天扎在书堆里,由于大脑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反而会变得晕头晕脑,学习效率下降。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可以让人头脑清醒,而做一些自己爱好的活动,可以让自己放松心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汕头慧馨心灵工作室纪汉平老师指出,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不少学生在面临这个关键时期的考验时,并不能很好地调节内在与外在所承受的压力,于是产生了焦虑的情绪。当感觉到内心焦虑、肌肉紧张时,学生可尝试深呼吸等自我放松的方法,多与幽默、开朗的亲友、同学交流,让自己的焦虑情绪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释放出去。还可以时常进行自我鼓励,利用积极暗示来树立自己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自信。或者对着镜子微笑,把所有鼓劲的语言告诉自己,让自己接受最佳的自我积极暗示,缓和焦虑情绪。

  对于家长来说,把握好关心的度也是很重要的。陈智雄说,家长在学生面前说“不要紧张”的次数越多,学生越容易感觉到家长的紧张,因为学生不止有耳朵在听,也有心在感应,他会发现家长一直在关注自己,无形中又给他增加了压力。市招生办的盖主任说,每年高考分数公布后,一般仅有三天的时间就要开始填志愿了,因此高考前夕这段时间家长除了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也可以协助考生查阅目标志愿高校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作者:陈静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5-7-20 05:43 , Processed in 0.2271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