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2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菏泽学院201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录取分数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4 00:4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0:45:01 | 只看该作者



菏泽学院是山东省菏泽市唯一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初的冀鲁豫区第二师范学校。1949年8月,定名为平原省立菏泽师范学校。1952年12月,更名为山东省菏泽第一师范学校。1958年8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建为菏泽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原菏泽师专、菏泽教育学院、菏泽电大、菏泽师范、菏泽农校五校合并,筹建菏泽学院。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菏泽学院为普通本科高校。建校60多年来,共向国家输送了12余万名合格毕业生,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菏泽学院成立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现分为北校区、东校区、西校区3个教学生活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49万余平方米,800元以上仪器设备总值8176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40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万余种,并建立了现代化电子图书阅览系统。现有招生专业中,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23个,涉及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教育学、管理学9大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面向25个省、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读生13000余人。教职工1307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58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49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努力把菏泽学院建设成为多学科、地方性、高水平的普通本科高校,建院升本之初,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35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2005-2007年,基本完成学科专业、培养模式、管理体制的结构性调整,逐步扩大本科办学规模;第二步,2008-2012年,在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基础上,全方位提高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基本实现专业教育本科化,形成良性发展态势。本科教育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为开展研究生教育创造条件。完成二期工程首批建设任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第三步,2013-2015年,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前提下,突出内涵发展,全力提高办学质量。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打造一批省内国内知名学科和优势专业,培养、引进、聘用一批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将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本科高校,为今后创建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型本科大学打好基础,力争成为在全省和苏鲁豫皖边界地区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鲜明的地方名校。

按照学校发展目标,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较以前都有明显提高,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表彰奖励,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山东省高校平安校园”“山东省高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获得了省级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等奖励。

菏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菏泽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举全市之力筹建菏泽学院,从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为学校建院升本提供了大力支持。菏泽学院建成后,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壮大学校办学实力,推动学校加快发展,菏泽市委、市政府支持菏泽学院规划了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完成后,学校总占地面积将达到2000余亩,建筑总面积72万平方米,容纳在校生23500人。二期工程建设现已全面启动,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建设之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步伐,学校办学规模将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将逐步提升,作为鲁西南文化传播中心、现代科技创新基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摇篮的作用将更加明显。菏泽学院必将成为菏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京九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12年5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6-18 01:23 , Processed in 0.1764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