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1 19:21:23
|
只看该作者
怎样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病,针对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可采取以下相应预防措施。
1、预防经性接触传播: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2、预防经血液传播:远离毒品,抵制毒品;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
3、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如何治疗艾滋病?
由于目前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对AIDS也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加之,HIV病毒核酸与宿主染色体DNA整合,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给药物治疗带来了困难。HIV感染的早期治疗十分重要。通过治疗可减缓免疫功能的衰退。HIV感染者患结核、细菌性肺炎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危险性增加,进行早期预防十分重要。
一、支持疗法、尽可能改善AIDS患者的进行性消耗。
二、免疫调节剂治疗。
三、抗病毒制剂。 详细>>
对艾滋病常存在的认识误区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由粘膜接触到血液感染几率仅为0.09%,由于深部扎伤感染HIV(艾滋病)病毒几率低于3 ,一次高危性行为感染的几率很低。HIV更不会通过间接接触而感染。
如果正常人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只要皮肤没有破损,就不会感染;当正常人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的皮肤,而艾滋病感染者没有流血伤口,即使正常人皮肤有破损,也不会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一次无保护的不洁性行为感染的几率是很低的,也不能排除被感染的可能。因此,我们在宣传预防艾滋病的过程中,要求不洁性行为的全程要正确使用安全套,以防万一。
专家称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九类人群应常检测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不繁殖。蚊子在吸血时,不会将已吸进体内的血液再注入被叮咬的人,而是注入唾液作为润滑剂以便吸血。蚊子吸血后通常不会马上去叮咬下一个个体,而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消化吸进体内的血液。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因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陕西省健康教育所副所长徐庆民提醒,九类人群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性活跃者,无论年龄大小,建议每年都检测HIV;与多个性伴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性活跃者,建议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男性或女性,无论是作为顾客还是性工作者;发生男男同性性行为,尤其是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曾经从事买血的人士;怀孕的妇女;共用针具注射的人士;结核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性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只要是经过省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HIV抗体检测实验室都可以进行HIV抗体检测。
(本文来源:新华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