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不分文理科引热议 增负还是减负看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4 23:2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标题:高考不分文理科引热议 增负还是减负看实践

  中新社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马海燕)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4日正式对外公布。高考不分文理科成为最大热点,在高考是教育“指挥棒”的中国,此举将给中国教育带来深远影响。

  在考试科目方面,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但引发争议的是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避免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政策设计者初衷很好,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门学业水平考试。从高一年级进去后,每一个学科的成绩都会计入总分,这就意味着把整个高考战线拉长为高中三年,分散高考压力最终可能演变为增加高考压力。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也认为,方案本身缺乏专业性,考试科目的变化,如果还是在总分的模式下,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科目减少了,学生压力未必减少。

  高考的“指挥棒”究竟是增加学生负担还是减轻学生负担,最终要看录取方式的变化。熊丙奇告诉中新社记者,高考制度改革包括考试制度改革和录取制度改革,其中录取制度改革是核心和灵魂。

  熊丙奇认为,比较有价值的一条是,“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他建议改革后的自主招生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由学校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学校,学校独立进行录取,学生可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这就实现了考试招生分离,既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又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恢复高考30多年来,中国高考经历了数次改革,从文科、理科各五门,到语文、数学、外语加文科或理科综合,从全国统一命题到各省自主命题。熊丙奇说,无论怎么改革,都集中在考试科目改革、分值改革,就是在部分高校开始试点的自主招生改革,也和集中录取制度相嫁接,这导致每次高考改革都是换汤不换药。

  究竟此次改革能否带来积极效果?是增加学生负担还是减轻学生负担?教育界人士都寄希望于上海和浙江的试点。尤其是上海市是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目前有8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完全有条件在突破集中录取制度,实行学生双向多选上做出有意义的探索,为其他省市推进高考改革,积累经验,做出示范。(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6-10 11:20 , Processed in 0.1601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