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搜购的经历有喜有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0 23: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搜”的面前,理性与感性更要并存

■讲述人:刘晓红26岁

■职业:广告公司职员

■搜龄:7年

■居住城市:太原


早在上大学时,我就开始上网搜索了,不过当时只知道在搜狐网站上搜,搜的大多是小游戏等小玩意儿。直到2003年上班后,才知道了百度、谷歌、雅虎几大搜索引擎。记得一次无意中搜到国家图书馆的网页,当时的我简直惊奇极了!哇——那以后我岂不是不用花钱就可以在网上看到如此众多的好书了!

从此,我的“搜生活”一发不可收拾。2004年起,出于好奇,我委托同事第一次在网上购买了一块诺基亚手机的配套电池,花了40元,比当时街头专卖店还便宜50多元呢,而且非常好用耐用。

有了这次网购经历,我开始小心翼翼地尝试着亲自网购,第一次没敢买大价钱的,只在一拍网上买了一瓶5元的橄榄油,掏了6元的邮费。此后一段时间,只要一开电脑我就点击淘宝网,一天不搜就难受,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特别是最近临近年根,又到购物高峰,上班时间不能出去购物,我身边的同事一哄而起,纷纷在网上狂购。用十指取代双脚,在网上任意搜索自己想买的商品,有人竟能把一家几口人的衣服在网上一站式购齐。

网上搜索到要买的商品后,还可以像面对面买卖一样,和店家讨价还价。谈至兴起,店家一高兴大多会免你邮费呢!这样一来,既省去了逛街的疲惫和商场的嘈杂,又能淘到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何乐而不为呢!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失足”。我的搜购经历没多久,就遭遇了一次“滑铁卢”。一直以来,我用的某个品牌日霜,商店里大概卖100多元,为了图便宜,我在网上一家小店里搜到只需50多元,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一瓶。结果货到后,打开包装一看,不仅外表粗糙,而且没有生产批号,一看就是假货。有了这次不愉快的搜购经历,我的网上搜购热情不再那么狂热,我这个“搜一族”也变得谨慎起来。特别是看到周围同事们着魔般地迷恋上了网购后,左一次又一次地换货退货,平白无故地搭上运费不说,光那个折腾劲儿也够烦人的了!

一位女同事告诉我,其实她在网上搜购到的大部分衣物看一眼也就扔到一边儿去了。虽然价格不高,但货品质量都不太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嘛!

因此我总结,除了书籍、家居小百货、某些化妆品可在网上搜购外,像衣服、鞋帽类商品,是坚决不能网购的。迄今为止,我在网上搜购的最大金额没超过200元。

特别是最近常听人说,骗子也常常利用“网络购物”进行诈骗,并通过更换网络号码、银行账号、电话号码或使用铁通、网通的“一号通”虚拟捆绑电话,给警方破案造成难度。而且网络诈骗金额通常仅数百元,事主嫌麻烦往往不报案,一些案件不够警方立案标准,骗子很容易逃避打击。

因此有警方提示,网民在网上购物时,最好先用搜索引擎核查公司、网络商店地址、电话、联系人和营业执照,看证件资料是否一致。正规网络商店首页都有“红盾”图标和“ICP”编号;尽量坚持货到付款并选择信誉良好的公司,不要轻信电子邮件中以朋友身份招揽投资计划、兜售快速致富方案,也不要理睬“免费赠品”“抽中大奖”等消息。

■解读

目前,有关部门对网络的管理尚不规范,网络上的信息非常庞杂。消费者在网上输入关键词搜索到的信息只有相关性,不可能完全对应所需要的信息。再加上网络公司所提供的搜索服务具有很大的商业性,很难保证没有误导性的信息。比如像百度等搜索引擎是根据竞价和点击率来收费的,出价高,排名就靠前。因此,消费者对网上所搜索到的信息要学会分析辨别,不能盲目相信,可以通过打电话查询等方式加以确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6-17 18:24 , Processed in 0.18329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