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高考改革方案:语数外全国统考 2021年起不分文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25 23:2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时间:2016-05-25      来源:海峡导报

5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芹)2018年秋季入学的福建省高一新生注意啦!这一年,福建省将实施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这些学生到2021年就要参加“新高考”了,即文理不再分科,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不再单纯用分数评价学生,高校通过“两依据、一参考”来实现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录取机制,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受到关注。
  昨天上午,福建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到2021年,福建省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高考怎么改?
  取消文理科,3统考+3选考
  福建省现行高考采用“3+1”套餐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加文综或理综的考试成绩录取。此次改革将现行的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考科目”自助餐模式,简称“3+3”。
  据了解,2021年起,福建省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外语考两次,取最高分
  现行的高考外语只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学生只能考一次。这次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有些科目考试也从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比如,将来考生可参加2次外语科目考试,并将其中分数高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高校录取咋变?
  先看成绩,有“两依据”
  在评价方式上,现行高考主要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此次改革将调整为“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指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以往不同的是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
  也就是说,改革后,高校录取考生先看成绩,一是3科统考科目成绩,二是3科选考科目成绩,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新会考)的等级性考试的三门,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据悉,改革后,201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将开始实施新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所学14门科目均列入考试范围。
  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新生开始不再分文理科,实行全面考核,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学生须参加所有14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成绩合格作为毕业的依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还设等级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1次考试机会,由学生自主选考3门,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而改革前,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采取文科学生考理、化、生、信息技术4门,理科学生考史、地、政、信息技术4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23:21:1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分数,参考综合素质
  未来高校录取考生,不光看成绩,还要看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因此,2016年秋季,部分普通高中将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起,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
  此项改革旨在促进学生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单纯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
  高职分类考试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此次改革中,实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是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2020年起,全省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从2020年起,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需要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2020年起,中职校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需要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有关负责人表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选拔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也有利于一部分学生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路径”,减轻部分学生备战高考的压力。
  实行专业
  “一档多投”录取
  改进高校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推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增加学生和高校双向选择权。
  本科院校艺术类招生需要继续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2017年,使用统一高考成绩录取的专科高职院校的招生,实行专业“一档多投”录取,待条件成熟时,减少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批次。
  这些项目
  以后不加分了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三好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等5项全国性加分,以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填报省内高校部分农林类专业加分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起取消我省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23:21:22 | 只看该作者
【相关新闻】
  福建高考改革方案出炉,语数外全国统考
  2018年起 新生不分文理
  东南网5月25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郑琳琳 罗小春)备受关注的《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昨日出台。省教育厅昨明确,福建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2021年参加高考的高中学生开始实行。
  改革方案中,不再分文理,高考总成绩由“3+3”两部分组成,前一个“3”为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后一个“3”为我省自行命题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6选3)成绩。此外,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福建高考改革时间表 杰清/制图
  改革时间表
  2015年
  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相关配套专项改革
  2016年
  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
  2017年
  当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当年秋季入学的中职新生实行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中考全省统一命题;当年秋季入学新生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2018年
  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当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使用该方案
  2020年
  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2021年
  该届高三考生全面开始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高考成绩
  全国统考
  语文、数学、外语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我省命题
  (6选3)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关键词:高考成绩组成
  实行“3+3” 外语一年考两次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2021年参加高考的高中学生开始实行。
  改革方案中,不再分文理,高考总成绩由“3+3”两部分组成,前一个“3”为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后一个“3”为我省自行命题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6选3)成绩。范围覆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科目,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合格性考试用于核定学生高中毕业水平和能力,是高中生毕业的主要依据。而作为高等学校录取依据的等级性考试,采用“6选3”模式,考生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23:21:32 | 只看该作者
等级性考试 一般在4月进行
  改革方案出炉后,我省自行命题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备受关注。这项考试中,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各有哪些要求?记者也进行了采访。
  其中,合格性考试,用于核定学生高中毕业水平和能力,覆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科目,原则上采取学完即考的方式,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作为学生具备高中毕业学历认定依据。合格性考试科目共14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每门都已“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
  作为高等学校录取依据的等级性考试,采用“6选3”模式,分为五个等级和若干个小级,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份左右,各普通高校将提前向社会公布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报考要求。此外,合格性考试没有全部通过的考生也可参加等级性考试。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今年试点 明年起全面实施
  2016年秋季,我省在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新生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高校将按规定时间提前向社会公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使用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有所不同。普通高中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中职学校则包括基本素养、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
  关键词:高招
  逐步推行 按专业一档多投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招生录取也有一定调整。我省改进高校招生投档录取模式,逐步推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
  在普通本科批招生方面,艺术类本科批继续实行“一档多投”录取;待条件成熟时,进一步减少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批次。2018年起,使用统一高考成绩录取的专科高职院校的招生,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
  高校将提前公布选考科目
  高考改革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增强高校与学生间双向选择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方案明确,我省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并提前向社会公布,预计公布时间在2018年6月底之前。学生如满足其中要求,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未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普通高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对于符合报考条件并达到普通高校投档分数线的考生,普通高校即可分专业大类或专业提出优先录取的条件。届时,也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关键词:中考 明年起全省统一命题
  现阶段,福建各地市的中考主要是各市命题,不过从2017年起,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由省里统一组织实施,即今年初二的学生,明年参加中考,将是参加全省统一命题考试;此外,当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考试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到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省一级达标高中或县(市、区)一中等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不少于50%。
  此外,方案提到,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努力破解择校难题。按照要求,我省将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小学按常住人口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初中学校通过单校划片对口直升或多校划片随机派位等方式,组织入学。在义务教育相对均衡的地方暂不实行多校划片,在不均衡的地方可适当实行多校划片。
  关键词:职教 2020年起高职分类考试招生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也是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3门科目,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2017年8月底,省教育厅还将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1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实施。
  据介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将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此举将有利于高职院校选拔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2017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具体的方案,省教育厅将在2018年底前,制定出台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测试实施办法。2019年8月底,省教育厅将制定出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测试实施办法。
  2020年起,我省将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后,不再组织实施高职入学考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5-7-7 02:04 , Processed in 0.1714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