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标题: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详解高考制度改革
[打印本页]
作者:
sowang
时间:
2014-9-9 23:22
标题: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详解高考制度改革
省教育厅详解高考制度改革
学业考试分等级考和合格考两类,有助高中与大学的双向对接 记者调查:部分科目高考前二次测试暂难实现,尚待改革细则
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朱士娟
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一个重要改革试点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到高考录取中,与语数外三科一起成为高考录取的依据。8日,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详解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中的地位,他认为学业水平考试参与高考录取后,将从制度上保证高考不分文理科。
【谈不分文理】
今后要各门都学全面发展
张志勇说,长期以来,人们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存废始终争论不休,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系。这次改革则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由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成为推进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
张志勇认为,方案中明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均将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这就从国家考试制度上真正突破了当前各地普遍存在文理分科教育的现实。
“长期以来,人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诟病之一就是文理分科,即高中生‘学文不学理、学理不学文’,这种割裂高中生知识结构,破坏高中生完整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做法,不仅导致高中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对于国民素质的培育危害甚大。这是过去我国历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张志勇说,这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国家规定的课程全部纳入考试科目,意味着高中生必须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任务的学习,为克服高中教育存在的文理分科的痼疾提供了制度基础。
【谈两类考试】
为的是个性选择对接大学
张志勇认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后将考试科目的成绩呈现方式分为“等级”和“合格、不合格”两类,意味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形成了两类考试科目,并将选择权真正交给了学生。选择“合格考”的考试科目,意味着学生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即可;而选择“等级考”的考试科目,则意味着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对相关课程的选修学习。这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既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对有兴趣的课程学习的选择,为促进学生的差异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规定学生可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提供给高校招生录取使用。而“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张志勇认为,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高等学校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使用要求与高中生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合格考”或“等级考”的选择,实现高中生对高中课程学习与大学专业学习基础的双向对接,为打通我国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关新闻】
部分科目高考前二次测试暂难实现
我省尚待年内出台指导意见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早在2012年就取消了文理分科,取而代之的是文科倾向和理科倾向,考生在高中三年均不分班,文倾和理倾的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学科进行走班上课。一名高三老师告诉记者,当初取消文理分科时,老师和学生也曾对不分文理科的高考如何考猜测了半天,2014年是第一次不分文理科的高考,从高考内容看取消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叫法,变成了综合1和综合2,但考试内容并没有变。
山东省早在2013年下学期就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省教育厅的一个处室移交到了省招考院,目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组织、阅卷等全部按照高考的标准。不过,一高中老师介绍,目前山东的学业水平测试分别安排在高二上学期和下学期,其中上学期考语数外,下学期考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考生可以申请二次考试,但如果考生高二没考好,等高三再考物理、化学等学科时已经是高考之后的事了,因此现行的制度无法给考生两次机会。改革意见中明确,2014年将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记者朱士娟)
欢迎光临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http://www.sowa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