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标题:
我被google面试后——回答“谷歌如何打败百度?”
[打印本页]
作者:
huipk
时间:
2007-5-18 10:48
标题:
我被google面试后——回答“谷歌如何打败百度?”
17Tech 05月18日消息:
谷歌盗用搜狗的词库
,让我对谷歌的印象分大打折扣,所以这篇酝酿已久的文章就此出炉了:
若干个月之前,
Google
的中国分公司谷歌人力资源部一位
MM
给我来电,说看了我的简历,希望安排一次电话面试,面试官是美国总部的一位华人,可以讲中文但面试过程会涉及到英文,虽然当时我对自己的工作相当满意,不过我还是决定接受
Google
的面试,人家每年上百万的简历,能跳出你来给个电话聊聊算是看得起你了。於是我答应了在那个周五早上
9
点等待一个美国华人从
Google
总部打来的长途电话,对我面试。
电话如约而至,一位男子的声音传来“
Hello, is that Leo?
”,“
Yeah, sure, I’m Leo…
”在接下来
60
分钟的交谈中(本来我被通知是
30
分钟,所以我以为不会耽误我参加
9
:
30
的重要会议),他没有跟我说半句中文,而且用熟练的提问方式与我交谈,我也算应答自如(还好我有
2
年多的华为国际市场部工作经验,应付口语还成,后来雅思口语部分考了
7
分,我比较满意)。不过时间一再被拖延到
10
点,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后正好听到那边有电话铃声,然后他让我
Hold on
了
10
几分钟,最后我不得不挂断跑到会议室向老板致歉,交通堵塞云云。针对那个问题,我情急之下回答是“
I don’t know how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because I don’t have solution yet
”。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就是:“
你认为谷歌如何能在中国打败百度?
”
这个问题我当时就想,我要花时间写一篇
Blog
来整理一下思路,可当时我确实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我本就没有方案,而来用英文应变的能力有点跟不上,索性说不知道好了,无所谓,反正那个职位是北京的,而且我在上海工作的还挺好的(我向来有
Q
精神)。
今天在上班的路上,我想到了一些解答的药方(不一定是良方)。
谷歌为什么在中国会失败?
让我用一个很俗气的方式来回答:“
因为谷歌在中国仅仅做了一些汉化的工作,而非本地化
”。
那么,何为本地化?
我认为,本地化只有一个核心要领,其余的都是对这个要领的配合而已,这个要领就是“
决策的本地化
”,为了实现决策的本地化,你需要有本地人才,本地市场调研,本地办公室,本地域名,本地服务器,本地语言,本地客户……
看看谷歌有什么?除了“
决策本地化
”,其他貌似都有了。而所有谷歌已经具备的本地化条件当中,除了没有实现“决策本地化”之外,还有一项最缺失的,就是“
人才本地化
”,这是
决策本地
化
可以得以的第一优先级条件。
那么,何为人才本地化?
我认为,人才本地化也只有一个核心要领,其余的都是一对这个要领的补充和支撑。这个要领就是“
任人唯贤
”,注意,没有人规定,贤人一定要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毕业于欧美或者至少是中国的名牌大学、具备近
10
年的工作经验或者在本学校连续拿一等奖学金、对
Google
的职位特别重视、最后还愿意居住生活在北京?这些条件都具备的人不一定是贤人,而贤人不一定是高材生,不一定品学兼优,不一定德才兼备(
Apple
的创始人
Steve Jobs
是个相当不厚道的人,很多人可能仅仅看到他光鲜的一面,这个我们今后可以慢慢探讨)
我有个朋友,早些年收到
eBay
的邀请去管理一个部门,他提出一个条件,否则就不接受这个
Offer
,这个条件就是“
我去了这个部门就会炒掉所有的部门成员,然后自己重新招一批来
!”对方问,为什么?答曰:“
因为我不相信专业英语
8
级的好学生能懂中国互联网;他们如何与淘宝的那些“土人”竞争?
”
我很认可这个说法,既然你进军中国,你就至少要说中文,坐在中国的办公室口吐英文,衣着光鲜(虽然我也喜欢这样的日子,小资情调作怪),还要更那些成天泡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土人”们竞争?靠什么竞争?靠电子邮件?靠新闻稿?靠美金?靠什么靠?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三好学生干不过社会青年
。不是吗?案例比比皆是,尤其是经典的谢文离职雅虎中国,更能给人无限启发。
Google
的优越感问题
我再来说说
Google
的优越感问题。前段时间我由于工作需要,打算寻找一些提供移动搜索技术及运营的公司,内置他们的业务到智多微电子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为下一代智能手机增加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能:移动搜索!
结果呢?我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谷歌负责无线搜索战略合作的人的名字,联系方式并设法与之联系,最后……鸟无音讯!
<!–[if !supportLists]–>1. <!–[endif]–>
我登录谷歌寻找他们的总机号码,找不到
<!–[if !supportLists]–>2. <!–[endif]–>
我到若邻搜索谷歌员工(
Wealink
,中国的
Linkedin
,
SNS
第一,我经常在这里找到我的合作伙伴),不是无果,而是结果太多,因为每个人都给自己写个关键字:
Google
,看来
google
已经不代表一个公司,而代表一个互联网现象了,放弃这条路
<!–[if !supportLists]–>3. <!–[endif]–>
我搜索到一条新闻,讲
Google
与中国移动如何战略合作提供移动搜索的,找到了一个叫
Andy Tian
的人,是负责无线搜索合作的,有了名字,搞定第一步
<!–[if !supportLists]–>4. <!–[endif]–>
我找到当时通知我面试的那位
MM
,请他帮我转发邮件给
Andy Tian
,表明来意,希望商讨一下合作可能性
<!–[if !supportLists]–>5. <!–[endif]–>
鸟无音讯!
<!–[if !supportLists]–>6. <!–[endif]–>
我又在
Linkedin
搜索
Andy Tian
,据说
Google
大半都注册
Linkedin
,找到了。但是
Linkedin
不提供直接联系,要付费的,我只能找人转发我的连接请求
<!–[if !supportLists]–>7. <!–[endif]–>
为此,我又通过别的途径认识了一位在
Linkedin
有丰富资源的老外,他长期在中国,创建了
Mobile Monday
,请他帮我转发了要求
<!–[if !supportLists]–>8. <!–[endif]–>
同时,我请北京的另一位朋友转发连接申请,虽然影响力不如
Mobile Monday
的
Bruno
先生,但是他的
3G
部落也在中国小有名气,他就是王子元,航海家手机浏览器的开发者
<!–[if !supportLists]–>9. <!–[endif]–>
最后,都无果……
<!–[if !supportLists]–>10. <!–[endif]–>
结果,我老板(公司
VP
)到北京见了百度
我想,即便找到
Andy
又能如何?他铁定没有决策权,在中国,除了中国移动,还有谁能引起
Google
(或者说谷歌)的重视?
Google
,你真是高姿态,牛!奉劝有打算与谷歌合作的企业,放弃你们的想法,集中精力找找别的吧,无线搜索还有百度和
Cgogo
呢,需要的话我帮你们介绍啊,找谷歌就是碰壁,碰的一塌糊涂!这个年轻的公司太高傲了,或者说谷歌跟们没决策权,找了也没用。有本事你到华尔街找
Google
的股东去,让他们引荐还有点希望。
谷歌如何成为中国的
Google
前面是铺垫,现在才算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了吧。
<!–[if !supportLists]–>1. <!–[endif]–>
最难的一步:
为谷歌找个有决策能力的本地企业家来
(他可以不懂英文,找个翻译帮忙就是了)。我觉得开复是个儒家的学士,是个教育家,公益事业家,令人尊敬的人生导师,但他不是企业家,尤其不是中国的成功企业家。我认可的几个事业成功的企业家如:任正非(我的前任老板)、
Steve Jobs
(苹果的创始人)、胡祥(我现在的老板,智多微电子的创始人,总裁,首席执行官)都有一种特质,就是“霸道”,你别说这种其实虽然让你有时候挺郁闷的,但是对企业的发展来讲,霸道才是王道。而这种霸道如果配合了“战略敏感”那么就所向无敌了,成功是迟早的事情。
<!–[if !supportLists]–>2. <!–[endif]–>
人才本地化:
人才本地化首当其冲就是将谷歌的
办公语言改为中文
,除了少数几个需要频繁向美国汇报的高管在跟美国汇报的时候可以使用英语以外,其他人用中文沟通。招聘的时候不把英文做为任何考核项目,能说最好,不能说拉倒;其次就是
扩大候选人范围,缩短面试流程
,在各个主要城市
快速设立本地办公室
,满足本地人才需要;在中国,有更多更加优秀的人比如
5G
论坛的各位活跃分子(
5G
的兄弟们,我爱你们,哈哈)
<!–[if !supportLists]–>3. <!–[endif]–>
市场本地化:
有了本地化的人才,就可以充分分析本地化需求,开发本地化产品,然后尽快本地化决策,本地化运营,本地化推广,本地化合作,本地化联盟
<!–[if !supportLists]–>4. <!–[endif]–>
放低姿态,广泛合作:
由于具有了本地化的人才,了解中国市场,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在互联网领域形成一张无形的网,通过
SNS
理论让谷歌的员工连接到中国互联网所有的企业老板,那么谷歌就能在中国展开新一轮真正属于谷歌的收购,兼并,合作,发展,并最终战胜百度(打个比方,如果谷歌输入法愿意与若邻合作,推出若邻版的输入法,词库包含了在若邻所有注册的真实姓名,那么若邻
100
万用户使用这个输入法输入任何其他若邻用户姓名的时候就会非常方便,不是吗,干嘛
盗用人家搜狗的词库
,搜狗有的谷歌都有,而若邻有的谷歌就没有了)。在中国谷歌可以合作或者收购的企业太多了,我熟悉的就有:
若邻
、
博客大巴
、
KeepC
、
MyTT
、
SayJoy
、
抓虾
、
航海家
、
欧飞
、
智多微电子
等等(认真想想,合作空间巨大)
补充:
其实我对百度并无太多好感,因为作为一家盈利的企业,打败谷歌的企业,百度在有些做法上很让他的客户伤心,但是没办法,垄断嘛,总是要牛一点,不是吗。如果他欺负了你你还要去找他合作,那就只能说明少了他你还是不行,承认吗?那么多中小企业集体抗议,何必?用脚投票不更好?可他们不能,因为谷歌替代不了百度,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http://betashow.blogbus.com/logs/5397511.html
欢迎光临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http://www.sowa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